繼電器大家都是很熟悉的,即使沒有見過,也應該是聽過的,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。今天我們就來更加詳細的介紹它的工作原理以及它的作用。
繼電器是屬于開關電器的一種,在控制電路中使用的非常廣泛。
繼電器主要由四部分構成,分別是線圈、磁路、反力彈簧和觸點。
1.線圈的用途是通電后,它能產生電磁吸力,帶動磁路的銜鐵吸合,并使得觸點產生變位動作。
2.磁路由鐵芯、鐵扼和銜鐵構成,它的任務是為線圈產生的磁通建立磁路通道。
在磁路中,最重要的就是磁路氣隙,它是銜鐵和鐵芯之間的一段空隙。線圈未通電時氣隙為最大值,觸點為初始態;線圈通電后,氣隙為零,觸點變位為動作態。
3.反力彈簧的作用就是為銜鐵提供與動作方向相反的斥力,當線圈斷電后它能幫助銜鐵和觸點復位。
4.觸點用于對外執行控制輸出,它由常閉觸點和常開觸點構成。線圈得電繼電器吸合后,常閉觸點打開而常開觸點閉合,線圈斷電釋放后,常閉觸點和常開觸點均復位為初始狀態。
繼電器又分為3個品種,分別是電壓繼電器和電流繼電器。
1.電壓繼電器,它的線圈圈數多線徑細,線圈與負載并聯。電壓繼電器是我們常見的繼電器主要類型。
2.電流繼電器,它的圈數少線徑粗,線圈與負載串聯,所以它的工作電流就是負載電流。
電路工作時,我們按下左下角合閘控制按鈕ST,接觸器線圈KM得電吸合,電動機開始運行,而左下角KM的常開輔助觸點閉合,而K則保持原先狀態,它的常閉觸點K不動作,于是就構成了接觸器KM的自保持回路。當ST返回后,KM因為自保回路而保持吸合狀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