繼電器是電子電路中常用的一種元件。一般情況下,在由晶體管、
繼電器等元件組成的電子開關驅動電路中往往會增加一些附加電路,以改變繼電器的工作特性或起到保護作用。繼電器的附加電路主要有如下三種形式:
1.繼電器串聯RC電路:主要用于繼電器額定工作電壓低于電源電壓的電路。當電路關閉時,由于自感現象,繼電器線圈的電動勢會阻礙線圈內電流的增大,從而延長吸收時間,串聯RC電路后,吸收時間可以縮短。其原理是,當電路閉合時,電容C兩端的電壓不能視為短路,從而將高于繼電器線圈額定工作電壓的電源電壓加到線圈上,從而加快了線圈中電流的增加速度,使繼電器快速吸收。電源穩定后,電容C不工作,電阻R起限流作用。
2.繼電器并聯RC電路:電路關閉后,當電流穩定時,RC電路不能工作。當電路斷開時,繼電器線圈由于自感而產生感應電勢.通過RC電路放電,線圈中電流衰減減慢,從而延長了繼電器電樞釋放時間,起到了延時作用。
3.繼電器并聯二極管電路:主要用于保護晶體管等驅動元件。當晶體管VT由上到截止時,流過繼電器線圈的電流會迅速減小,線圈會產生高自感電勢和電源電壓,在VT的c極和e極之間增加電源電壓,從而擊穿晶體管,并將線圈的自感EMF鉗連接到二極管的正向導通電壓。硅管約為0.7 V,鍺管為0.2 V。為了避免擊穿晶體管和其他驅動元件。當并聯二極管時,必須注意二極管的極性不能逆轉,否則容易損壞晶體管等驅動元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