繼電器是一種電氣控制裝置,它具有控制系統和被控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,通常用于自動控制電路中,它實際上是一種"自動開關",用來控制大電流的小電流運行,因此它在電路中起著重要的作用,如自動調節、安全保護、轉換電路等。
電磁
繼電器一般由鐵芯、線圈、銜鐵、觸點簧等組成。只要在線圈兩端加一定電壓,一定的電流就會流過線圈,產生電磁效應,銜鐵將克服電磁力吸引作用下返回彈簧到鐵芯的張力,從而驅動銜鐵的動態接觸和靜態接觸吸力。
無極性繼電器的線圈無方向,可隨意連接,可使繼電器節點移動。帶有極性繼電器的線圈有方向,不能隨意連接。有極性繼電器的線圈中存在磁鐵,因此驅動能量相對較小。松下有一般200 MW的極性繼電器可以驅動,普通的非極性繼電器一般在500 MW以上。
直流有個極繼電器,它具有反射外部輸入信號電極(正負極)方向的功能。
主要特征:
(1)繼電器的磁路結構中有一個永磁體或一個局部線圈作為永磁體。
(2)繼電器電樞的動作由兩個獨立的磁系統控制:一個是輸入線圈電流產生的電磁系統,它產生的磁通稱為控制磁通φk,另一個是由永磁體產生的永磁體系統,稱為極化磁通φj。
(3)靈敏度高,只需較少的安匝值就能動作。
(4)動作時間更快,最快的有極繼電器只需1x2 ms,甚至更少。而無極繼電器則需要10至100 ms,而一些大型繼電器的移動速度較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