觸點是
繼電器最重要的構成要素,觸點的狀態明顯受觸點材料、加在觸點的電壓及電流值特別是接入時及截斷時的電壓、電流波形負載種類、通斷頻率、環境情況、接觸形式、觸點的通斷速度振蕩現象的多少等影響,以觸點的移動現象、粘連、異常消耗、接觸電阻的増大等故障現象呈現。
容性負載中,諸如指示燈、電動機等,閉合時的沖擊電流會比較大,以1W/2ufLED燈為例,當辦公區中眾多的燈并聯在一起統一控制時,開燈時沖擊電流可能是正常工作電流的20-40倍,而且當
繼電器吸合時,會有一個由關斷到吸合的過渡狀態,大電流場景下,該過渡過程反復的臨界通斷狀態會在觸點產生火花;
而在感性負載中,切斷負載可能會引起數百到數千伏的反向電壓,反向電壓會發生白熱或電弧向空氣放電。
一般認為,常溫空氣中的臨界絕緣破壞電壓時200-300V當空氣中發生放電現象時,會使空氣中含有的有機物(如氮和氧)分解,觸點生成黑色的異物酸化物、碳化物這些異化物會附著在繼電器的觸點之間,隨著通斷次數增加,會產生如下的凹凸,并最終這個凹凸會變為鎖定狀態,引起觸點粘連。
大功率場景下,觸點粘連往往是決定繼電器壽命的關鍵因素,但沖擊電流、反向電壓不可防止時,更關鍵的就是考量繼電器觸點材料的耐粘連性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