繼電器繼電器特性
當錨點開始拉動時,繼電器的輸入信號x從零連續上升,達到作用值xx,繼電器的輸出信號立即從y = 0跳到y = ym,即常開觸點從斷開打開。觸點閉合后,輸入變量x繼續增加,輸出信號y不再變化。當輸入值x從大于xx的值下降到xf時,繼電器開始釋放,并且常開觸點斷開。我們將繼電器的這一特性稱為繼電器特性,也稱為繼電器的輸入/輸出特性。
1.繼電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
繼電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電路分析
1.電磁繼電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
電磁繼電器通常由鐵芯,線圈,電樞,接觸管等組成。只要線圈兩端都有一定的電壓,一定的電流就會流過線圈,從而產生電磁效應,電樞將鐵芯抵抗拉力復位彈簧在電磁鐵的作用下產生吸引力,從而驅動電樞。動觸點和靜觸點(常開觸點)相互吸引。當線圈斷電時,電磁吸力也消失,電樞返回到彈簧的反作用力。
返回原始位置以釋放動觸頭和原始靜觸頭(常閉觸頭)。這拉入并溶解,達到了在電路中接通和斷開的目的。繼電器的“常開,常閉”觸點可以區分如下:當繼電器線圈不通電時關閉的靜態觸點稱為“常開觸點”。打開的靜態觸點稱為“常閉觸點”。
2.電路原理
2.1繼電器簡介
基本概念
繼電器是一種控制電路,當輸入值更改為特定值時,它會連接或斷開低容量AC / DC控制電路。
2.2工作原理
繼電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電路分析
永磁體保持釋放狀態。添加工作電壓后,電磁感應使電樞和永磁體產生吸引和排斥的力矩,從而導致向下運動并最終達到縮回狀態。
3.晶體管驅動電路
3.1電路圖
繼電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電路分析
如果使用晶體管來驅動繼電器,則建議使用NPN晶體管。具體電路如下:
工作原理簡介
當輸入高電平時,晶體管T1飽和并導通,繼電器線圈通電,觸點閉合。
當輸入低電平時,晶體管T1關閉,繼電器線圈斷電,觸點斷開。
3.2電路中每個組件的作用
晶體管T1是控制開關。
電阻R1主要用作電流限制器,并降低晶體管T1的電流消耗。
電阻R2可靠地將晶體管T1關斷。
二極管D1的反向續流,當晶體管導通和截止時,它為繼電器線圈提供了放電路徑,并將其電壓限制為+12 V.
4. IC驅動電路
繼電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電路分析
目前已經使用具有多個驅動晶體管的集成電路。使用這樣的集成電路可以簡化驅動多個繼電器的電路板的設計過程。目前,我公司使用的驅動繼電器的集成電路主要包括TD62003AP。
當2003的輸入端為高電平時,相應的輸出端口輸出低電平,繼電器線圈的兩端都通電,并且繼電器觸點被吸引。